笔下文学 > 我要做明世祖 > 第116章:徐有贞被太子认可了

第116章:徐有贞被太子认可了



  徐珵是什么人?



  是在当初土木堡大变消息一传来,就鼓动朝臣迁都的“奸臣”。



  是在朝堂之上被救时宰相于谦怒斥的不法分子。



  北京保卫战之后,徐珵这个名字已经算是烂透了,正好封建时代又没有身份证这种东西,虽然讲究“父母赐名,不可更改”,但只要人不要脸,改名字还是很方便的。



  于是徐珵不见了,



  朝堂中多了个名叫徐有贞的大臣。



  景泰帝不知道还有这变化,只当“徐珵”后面受不住骂声自个儿引咎辞职了,黄河水患一来,又见“徐有贞”主动请缨,便提拔了后者。



  之前皇帝的举动,让徐有贞还以为这事已经彻底过去了,心里还琢磨着如何获得圣心,讨好面前这对天底下最尊贵的父子。



  结果小太子偷偷一句话,就让他吓出了一身汗。



  “徐卿家不必多虑,”朱见济笑着对他提了提腰带,勒住虽然减肥了很久,但仍然不见瘪下去的小肚腩,“孤既然把这事跟你说开了,便是既往不咎的意思。”



  “你上的奏疏孤和父皇都看了,很不错。你治理黄河也有功劳,几年前的糊涂话……只是心急导致的,如今也不必再抓着不放。”



  他学着景泰帝的样子跟大汗淋漓的徐有贞握手,诚恳的告诉他,“日后好生做事,卿家既然精通天文水利,自然会是我朝栋梁!”



  以大明朝令朱见济胃疼的各种自然学科普及程度,能找个通晓多方面事务的家伙还真难得。



  虽然小太子相信民间自有能人,可官方又不重视,科举也不搞那玩意,朝堂上的官员中能来个理科人才,简直堪称一宝了!



  为了徐有贞的本事和马屁,朱见济决定对他好一点。



  徐有贞被这又是萝卜又是大棒的手段弄的头昏脑胀,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让小太子如此针对。



  不过对方既然如此说了,日后有人再拿这问题攻击自己,他也有话可说了。



  皇帝看上去对自己很满意,



  太子只是敲打了一番,八成是不满于自己改名换姓的“欺君之罪”,只要以后好好干活,估计也没啥问题。



  于是徐有贞摆出一副感动的含泪模样,“臣必然为天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们说什么了?”



  饮茶完毕的景泰帝回过头,就见儿子和徐有贞心心相惜的模样,不由笑了出声。



  自己儿子身材矮胖,臣子中的大多数即便跪下,也得微微低头跟他对视。



  这个徐有贞倒是正好,跪下后能让太子享受下来自别人的仰视。



  难怪青哥儿喜欢!



  “没什么,只是问了一些治水的事情。”



  朱见济笑着跑到好爸爸身边,父子俩聊起了中午吃什么的问题。



  徐有贞见此机会,请求告退。



  等着走出大殿,明明是即将入暑的大好日头,却让徐有贞觉得自己背巾湿透了。



  朱见济却是不在意他的感受。



  在接触巅峰权力日久,朱见济也慢慢的不再对过去历史上的各种“名人”过于看重了。



  谁让历史书就那么一点,只能捡着那些人有代表性的经历说?



  于谦的人品足够好,但他在生活上死板的作风让他老婆都受不了,锦衣卫隔墙有耳的时候,还听到过他俩夫妻间的吵架,甚至还有过于谦被赶出卧室打地铺睡觉的事。



  他做事情还有典型的“我行你也行”理念,导致很多官员都对其不满。



  而且于少保在经济方面的确不怎么行,他可以认真的去操练士卒,兼职文武,但他再怎么认真的对账本,也无法赚出来金银财宝。



  足以见得人无完人。



  所以一个徐有贞,朱见济是不怕的。



  他是臣子,是皇权规则体系下的一个正常打工人,只要没有太上皇这个上位的捷径在,他要想获得权力和地位,就只能抱住景泰帝和自己的大腿。



  再说了,这人明显有眼力见,溜须拍马的功夫,能把小太子的厚脸皮都拍红了,本事又足够,是个值得一用的。



  小太子决定“任用佞臣”,以后让徐有贞帮自己背一些黑锅。



  如果曹吉祥在天有灵,只怕会因为小太子的双标而痛哭出声。



  明明……



  明明他俩干的都是差不多的事!



  怎么就自个儿被宰了?



  对此,朱见济只能表示自己当时初来乍到,操作不熟,真是不好意思。



  另外,曹吉祥和徐有贞的身份也不一样嘛——



  后者是臣子,是有机会改换门庭的自由打工人,所以明末才有那么有投降闯王和满清的士大夫。



  但前者是皇帝的家奴!



  一个奴婢敢对主子下手,这问题不是更严重吗?



  曹吉祥飘在天上落泪又能如何?



  朱见济当初,杀他和石亨,可都是“师出有名”的!



  他才不会不讲道理,做个肆意杀人的暴君!



  小太子可是一个喜欢好名声的人。



  ——————



  “老徐怎么还不回来?”



  “他是想死在外面了吗?”



  九月份的咸阳宫里,外面的太阳滚烫灼热,但摆放了大量冰块的宫廷之内却是充满了凉气。



  解决了手头上几个大问题,近来没有太多烦恼的朱见济终于有空,和小伙伴们对坐吃瓜。



  翠皮红壤的西瓜被三个小伙子一人抱住一个,用勺子挖着吃,清甜可口。



  作为一种在洪武元年就被太祖钦定为“太庙贡品”的水果,西瓜在大明的培育算得上发达的了,而老朱家的每代皇帝,也都挺喜欢吃瓜。



  自迁都北京后,先帝爷们还特意命人在京城周边开辟瓜地,以为特贡之物。



  而朱见济弄出来了玻璃后,得知皇家竟然还有“种瓜”这一业务,还特意着人弄了个小小的温室出来,让人在里面种植一些绿色果蔬。



  于是在北京的九月里,小太子还能和他的伴读天团一起共享吃瓜之乐。



  可惜最能嚷嚷的徐永宁不在。



  经过一个暑期,被晒黑了不少的柳承庆跟张懋啃了一大口瓜,满嘴汁水含糊不清的回道,“老徐最近传信,说去了山东那边……这个月怕是赶不回来了。”



  除了徐永宁被派出去做底层宣传工作,其实这一年下来,他们两个小少年也没闲着。



  在农庄集体化推广到其他地方的时候,朱见济就让这两个锦衣玉食的小少爷下乡去“体验生活”了。



  作为太子的伴读,现在对方年纪小,是无法做什么大事的,但却注定了他们长大之后,会随着新帝登基而得到重用。



  所以朱见济要从现在开始培养起他们。



  他可不想以后做事了,身边的人手竟然是个不知民间疾苦的官二代。



  认真工作,要从娃娃抓起!



  于是在这暑热的几个月里,柳承庆和张懋被迫下田参与了夏收和新一轮的播种,还去参观了织布厂等等地方,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小太子会时时盯着账本了。



  他们身为传承数代的勋贵,日常花销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两的,对于正常的社会情况自然有些脱离。



  如果不是有个晋惠帝提前说出了“何不食肉糜”这句名言,想来还会有后来的权贵们喊出来。



  现在好了,



  劳动改造过的两个贵少爷迅速的成熟了起来,慢慢的脱离了哇派护法的身份。



  效果比变形记还显著。



  只有徐永宁这个二哈,仍然是原来的模样。



  自打朱见济给了他方便之权,去各地充当罪恶克星,这家伙便乐不思蜀,偶尔才有一两封信送回来,给大家报个平安。



  为此,徐永宁他叔婶亲娘都担忧不已,两位女性长辈甚至入宫求见过杭皇后,想借对方的口跟朱见济说一声,赶紧把飞起来的狗子找回来。



  老徐家的嫡系只剩下这么一个了!



  朱见济能有什么办法?



  他敢让锦衣卫把人绑回来,第二天徐二哈就能给太子殿下制定一个全新的“咸阳宫装修计划”。



  为了省点钱,朱见济决定假装不知道这事。



  不过今日一问,对于徐永宁跑去了山东,小太子还是很惊讶的。



  他捧着瓜皱眉,仿佛手中的西瓜不再甜美,“他去哪里干什么?”



  总不能跟徐有贞一样,也要去治理黄河吧?

 

(https://www.bxwx321.com/novel/UoLJo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xwx321.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bxwx32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