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702章 既入中原,绝无终止

第702章 既入中原,绝无终止


 此时的皇太极,已经回到了京城。


 清朝的六部早已正式搬迁至京城,以盛京为陪都。皇太极明确表示:既入中原,绝无终止,必立万世不拔之基业乃已。


 皇太极这样的做法,也撕掉了崇祯皇帝最后一点面子。之前还可以将清军解释为入塞抢掠的蛮夷,朝廷不过利用他们一下。现在皇太极直接以正统王朝自居了,彻底断了大明朝装聋作哑的余地。


 但大明自有高招,开封朝廷硬是接着装聋作哑,就当没听说这事。


 皇太极原本考虑过,要不要借明朝的皮统治北方,等打败了四大反王,再鸠占鹊巢。但是形势变化太快,大明朝的皮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大半个中国,实际上都不再以明朝为正统官府。明军丧师失地的次数过多,威望已经扣成负数了。


 而此时在清朝统治区内,经过了初期的混乱,还没自杀、逃跑或者上山造反的人,已经基本上默认了被清朝统治这个事实。皇太极认为,现在更重要的是树立新朝廷的权威,直接以大清的身份一统天下。能拉拢的人已经都拉拢到了,再采取那些缓和政策,也争取不到更多的支持者。


 于是皇太极推出了剃发令第二弹,从旗人必须剃发,进化到了当兵就要剃发。


 岳讬之死在清朝内部造成了很大的震动,从努尔哈赤起兵至今,旗主贝勒只有被自己人弄死的,哪有阵亡的。岳讬一个郡王折在山东义军手里,这对清军的士气有极大的挫伤。


 很多人提出,绿营兵不可信。阿济格在山东的作战就已经显现出了这样的倾向,旗军不再和绿营兵一起作战,甚至不再和入关后入旗的新汉军一起作战,而是分别编组。这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没有旗军压阵的绿营兵战斗力下降,对抗曹营很吃力。二是旗军没有了绿营炮灰的掩护,在几次和曹营的交战中都有一定的伤亡。


 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皇太极得重建旗军和绿营之间的信任,而“辨别忠奸”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剃发。


 经过了这段时间,能到现在还做绿营的基本上都是比较能接受清朝的统治的,剃发的前戏也做得够足了,所以这次的剃发令并没有受到太大阻碍。也有一小部分人不肯剃发,但是皇太极并没有留发不留头的规定,只是不剃发的立刻开除。反正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山东、山西也因为剃发令发生了几起绿营兵投奔义军和曹营的事件,但人数很少,没有太大的风波。


 不少人都看得出,将来剃发范围肯定还会扩大。一开始皇太极说只剃旗人的时候,说的就是其他人“暂不剃”,现在是只剃兵不剃民,只剃武不剃文,但将来恐怕就会推行所有官员都要剃发。紧接着,那就肯定是不剃发不能考功名。等到所有读书人都剃发了,全民剃发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现在,毕竟还没有这种命令,因此也就不可能有另一时空那样反抗剃发令的大起义。


 李自成也不由得有些佩服皇太极。按李自成本来的计划,只要前线打赢一场战役,重挫清军,打破对清军无敌的迷信,夷夏之防的大旗一挥,直接就可以全面北伐,到处都有义军响应。但现在看来,情况没那么乐观,北方各地确实都有义军,但是他们和绿营兵还有乡绅武装打得难解难分。这还是因为有一部分乡绅因为不服异族统治参与其中,否则恐怕连这样的声势都没有。


 这一时空的清军和闯军各自弥补了最大的短板。忠于大明的、忠于大顺的、反异族的、反纳粮的、要均田的、保卫桑梓的、不满清军歧视绿营的,这些怀着不同目的,在另一时空的剃发令下不得不合作的人,现在却是各打各的,有的还在做清军,并没有形成足以打得清军焦头烂额的巨大浪潮。


 而闯军经过三年经营,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统治,也团结了一部分地主,就算是被打击过的那些人,也认为自己已经过了破财免灾这关,就算今后做不了豪门大族,靠当缩头乌龟也能小富即安。人在对未来有希望的情况下,没那么容易下决心造反,何况闯军如今的统治力度也绝非另一时空的大顺可比,所以,闯军并没有像另一时空清军入关时那样“陷入乡绅战争的汪洋大海”。


 崇祯放弃京城这一年多来,闯、西、曹、清四家已经把能喊的口号都喊了(纳敏夫掉线中),士绅们基本上也站队完毕了。


 张献忠和罗汝才地盘太小,看好他们的人不多,只能招揽本地士绅,有钱的为了保全家业,没钱的想趁机谋出身。最重要的是,从目前情形来看,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三人,包括纳敏夫在内,互相之间都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唐朝尚且用瓦岗降将,这四大反王看起来都不蠢,不管哪一个得了江山,多半也是吞并其他三个人的团队,收揽人才为己用,不至于赶尽杀绝。所以,现在就近投奔控制自己家乡的那一方就好了,没必要冒险。


 清朝最大的口号就是“一切照旧”。流贼要追你们的赃,均你们的田,要减租减息,要均平赋税,要改革科举。而大清来了之后,一切照旧,都和原来的大明一样。明末百姓饿死的虽多,但士绅只要不被吃大户的老百姓杀了,照样可以吃饱穿暖。而清朝恰恰有足够的镇压老百姓的能力,再加上升官发财的诱惑,对于士绅来说,这是很有吸引力的。


 闯军首先强调的自然是没有民族压迫,不会有满官缺、汉官缺这种制度,更没有剃发易服之虞。可是由于科举制的改革,闯军自己教育出的人对官位的挤占其实比清朝的旗人更厉害。因此,李自成强调得更多的是目前闯军治下稳定的秩序。眼下至少缙绅们还算是缙绅,穷人也有糠皮、麸子吃,这种生活总比辫子兵到你们家门口攻城掠地强吧?而且闯军的地盘最大,提供了大量的晋升空间,这也是个很诱人的条件。


 总体来看,清朝对于那些在明朝有偷税漏税能力的大地主更有吸引力,奉天倡义营对于中小地主来说更有吸引力。然而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在南则投闯,在北则投清。目前闯军和清军都已经站住了脚跟,那些特别刚烈的或者见事不明的反对者非死即逃。现在双方已经是两个各有优缺点的正常封建政权,靠政策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即将到来的将是两部国家机器的全面碰撞。  

(https://www.xbxxs.com/novel/OplSg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