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68章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第68章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第68章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濮州城周围七里,墙高二丈四尺,池深一丈五尺、阔四丈。

只是从嘉靖年开始就没好好修整过了,此时破败不堪。

吴安邦估计自己守不住。要知道短毛可不止眼前这点人马,前几天北上聊城的那支骑兵同样是扛着大顺旗帜。

他一面急忙派人通报友军,一面给短毛大统领写了封情真意切的客套信。

不是俺老吴不识抬举非要来围剿顺军,以咱们的交情俺怎么可能主动来呢?实在是上命难违。希望大统领多体谅一下。

原历史线,老吴被皇上发配到济南隔壁的历城充军,崇祯十一年鞑子入寇,老吴守北城,城陷,死所戍铺中。

看在吴安邦没苟活的份上,李自成想拉他一把。

“三天之内开城投降,咱们还是好朋友!”

“三天?不给老子活路啊!”老吴心都要碎了。

第一天还没过半,顺军已经跨过广济河(约金堤河),顿兵濮州城外。

明军都没敢跑去半渡而击之,大概是怕被火炮轰死。

按理说濮州地处平原,周边水系也不少,老百姓的生活应该过的去。

可惜俺大明太垃圾了。

由于万历后期开始山东天灾人祸不断,耕地大面积抛荒,百姓流离失所,曹州府濮州、范县一带“榆钱落地,久皆成大树”。

以至于原历史线后来发展出一支“榆园贼”。

任七、张七为首的饥民“啸聚其中”,“号百万”。他们不仅利用茂密的榆树林作掩护,还在地下挖掘纵横交错的通道,神出鬼没地袭击官军。到清朝初年,榆园军已经蔓延到朝城、观城、郓城、城武等县,声势颇为浩大。

投鞑的刘泽清因为不受重用一直待在京城,胡思乱想之下就起了反正心思。

他派出亲信李化鲸联络“榆园军”,遥控指挥拥立一个明朝宗室为王,以天正为年号发布文檄,连续攻克曹州、定陶、城武、东明等府县。

山东钜野和同曹州府接境的直隶大名府、河南归德府百姓纷纷响应。

很快,清郑亲王济尔哈朗带着五位总兵前往征剿,李化鲸等见形势不利,“出城讲说”,把拥立的“伪王绑缚献出”,希望借此换取清方退兵。

太天真了,怎么可能?

当李化鲸再一次出城谈判时被清军扣押,他和“伪王”以及刘泽清的三个侄儿被押解进京。最后刘泽清和他的弟弟、侄儿、李化鲸等人以谋反罪被押赴市曹处斩。

不过“榆园军”抗清活动仍然没有停止,直到顺治八年才逐渐平息。如果不是清军无耻的大规模砍伐树林子、扒黄河淹地道,或许“榆园军”能多坚持两年。

明末清初,山东地面起来的农民军不计其数,

比如濮州东面两百里的水泊梁山有个屠夫出身的李青山,聚众七八万。他控制了运河沿线的安山、韩庄等八闸,凡过往官府粮船,均需缴纳所载漕米的十分之三方予放行。

那位李屠户到底是眼界不够啊,都攻城陷府杀官造反了,你就这么对待明军漕粮?交了买路钱就让过?

当然,这和他想效仿水泊梁山前辈宋江有关系。

可惜崇祯帝不愿招安他,反倒派出刘泽青、黄得功、周遇吉等率大军征剿。李青山打不过官军,只得向总兵杨御蕃投降。

后来包庇他的杨御蕃因故被下狱,李青山担心遭报复再度“复叛”。崇祯十五年正月,李青山被杨御蕃之侄杨衍俘获,二十余名主要头领全部槛送京师,磔刑处死。

李青山玩完后,大臣左懋第上书朝廷请求禁毁《水浒传》一书。崇祯十五年六月,朝廷下旨命兵部尚书龚彜负责查禁事宜。

也是一桩奇葩事,居然把饥民造反怪罪于一本小说?

还有梁山隔壁的巨野、嘉祥出了个石匠宫文彩,到崇祯十二年他的队伍就发展到两万多人。后来老宫投了大顺,顺治二年,李自成即将嗝屁时,老宫先一步被鞑子亲王豪格在根据地俘杀。

话说回来,现在山东老百姓虽然苦,但因为还没有连续出现特大旱蝗灾害,所以“烟火几绝,父子相食”的情况很少,那帮反王们正安安分分当着良民。就算李自成主动去招揽估计也没啥大用。

老百姓还是善良啊,忍耐力超强,不到饿死边缘有几个情愿做“反贼”?

这边禁卫军将濮州城围了起来,大统领却忙里偷闲往南跑出去十几里观赏黄河故道了。

历史上黄河第一次大规模改道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决口于宿胥口(滑县东北),河道从黄河故道向东迁移40km,经滑县、大名等,过河北沧州、黄骅入渤海。行河613年。

黄河第二次大改道在西汉末年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今濮阳西北)”,河道向东迁移80km,经濮阳、聊城等,至山东利津入渤海,行河1037年。因河道地势有利,加之王景治河之功,历东汉、隋、唐、五代无大水患。

黄河第三次大改道在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向北迁移40~80km,经大名、馆陶、临清等由青县、天津入渤海。(这条河宋人称为“北流”。12年后有条分支南流由无棣笃马河入渤海。东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断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黄河第四次大改道还是在铁血大送时期。建炎二年(1128年),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掘开黄河堤防,大水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最终在1194年彻底占领了淮河河道。

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黄海。

铁血大送干的好事,不仅改变了天朝北方的水文地貌,更带来严重生态灾难。曾经以风光秀美和物产丰富着称的江淮平原,在黄河水的冲击下土地大面积盐碱化。失去了入海口的淮河更从此成了一条“灾河”。

“夺淮入海”只是灾难的开始。当时的黄河并非全部经淮河入海,而是分成了两股,北方的支流河道一直不稳定。直到明代。

明初,黄河承元未之旧,由于财力困难,百废待兴,未能对黄河进行大规模治理。呈现河道混乱、多支并流、变迁频繁、河患严重的局面。黄河不断作南北摆动,其河患的发生地集中在河南境内,尤其是开封上下决溢次数极为频繁。

随着朱棣造反上位,黄河中上游地区成为了营建京师所需木材供应地之一,森林遭到大量的砍伐,黄土高原上的植被遭到进一步破坏,黄河泥沙含量加剧。

而为了防止蒙古的反扑,明朝设置的九边重镇有七个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屯田制度下的过度垦殖,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黄河泥沙含量进一步加大。

除了黄土高原本身易于水土流失,以及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外,人为大规模乱垦乱伐一样加剧了水土流失。

另外,淮河河床本来深广,且水清泥少,通流甚为顺畅,因明代在治理河漕时采取了不合理策略,使黄、淮并槽,黄河带来的泥沙大量淤塞于淮河河床,以至水流地上,下游不畅,在淮水中上游造成严重水灾,泛滥不已。几乎是两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

潘季驯治河时,为了抬高洪泽湖水位逼淮注黄、以清刷浊,大筑高家堰,洪泽湖成了“地上悬湖”。结果因淮弱黄强,淮水终究敌不过黄水,不时倒灌,周边已成了常年灾区。

徐州甚至有过废城迁徙的考虑。

老潘治河很厉害,但“束水攻沙”等措施不过是个手段罢了,“借黄通运”保漕粮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比如某年“……河南之兰阳、考城,山东之曹县、郓城等处俱被淹没,逼近张秋,有妨运道……”

几座城都被洪水淹了,遭难的老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万,弘治皇帝首先想到的不是赈灾而是说这耽误了运河给京城送漕粮。

他特命刘大夏前往治河,还在敕书中高瞻远瞩的提出:“朕念古之治河,只是除民害;今之治河,乃是恐妨运道,致误国计,其所关系盖非细故。”

说的够直白。大明皇帝就是这样的真汉子,绝不伪善。

明确指出、规定了黄河治理是为了保证漕运畅通的总方针。说白了就是一切为了京城特供。至于老百姓?管他们去死。清代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乃至遗毒数百年。

黄淮地区上百万因洪涝灾害而死的老百姓对于大明京师的安定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再者,大明朝廷为保障运河水量,严禁相关地区百姓引运河沿线支流的河水灌田,一味引水济运,以至造成华北等广大地区许多河道、沟渠缺水、干涸,使黄河流域农业的衰落雪上加霜。至于运河本身之水,除了汛期排放泄洪外,更是严禁外放灌溉田亩。

大运河有必要维持吗?

黄河不应该“夺淮入海”。

喜欢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https://www.xbxxs.com/novel/4XkZL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xxs.com。笔下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s://m.xbxxs.com/